翻看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个个两会热词不时映入记者眼帘,令人浮想联翩。
从“新常态”到“高质量发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三大攻坚战”,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蓝天保卫战”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互联网+、工匠精神、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些词映射出发展之变、动力之变、路径之变、调控之变、收获之变、指向之变,就像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勾勒出一条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轨迹。
发展之变
发展,是历年两会高频热词中不变的主题。
创新驱动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发展”的次数高居热词榜榜首。2013年-2021年,走过九年,发展的阶段在变、发展的理念在变,但坚持发展的主调没有变。
在发展轨道中,2015年,“新常态”首次出现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时爆热。
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自新世纪以来首次滑落至8%以下。“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面对“三期叠加”复杂局面,2014年,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尽快适应中高速发展成了上下共识。
2018年全国两会,“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列为当年工作的首项重点。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速度”到“质量”,我国经济切换从“快”到“好”的新跑道;从“增长”到“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内涵更加科学和丰富——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指挥棒变了,不再以“GDP论英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被“预期目标”取代。
“全要素生产率”“品质革命”“消费升级”“高水平开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现代化经济体系”“工匠精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新一重”“六稳六保”……这些两会热词刻录了中国发展从速度到质量、从增长到发展的重大变革。
在这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中,我国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2021年,GDP已突破110万亿元,比2012年的51.9万亿元翻了一番;单位GDP能耗持续递减,“十三五”期间下降近14%,2012年以来下降近三成。一升一降之间,印证了中国经济发展成色。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对记者表示,“三期叠加”“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这些两会热词体现了我国对发展认识的变化。“新常态”提出之时,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内支撑条件深刻变化,中国经济走到转轨关口。如不及时加大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就难以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也正是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经济才取得让世人惊叹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成就。
动力之变
创新,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又一高频词。
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从“培育壮大新动能”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随着创新发展持续推进,我国经济新动能始终强劲。
梳理近年全国两会经济热词,新业态方面的新词、热词层出不穷。
2015年,“互联网+”“创客”“众创空间”“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词迭出。
站在互联网发展的风口上顺势而为。2016年,“新经济”“分享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拓展了“万众创新”的维度,“海外仓”开启了跨境电商发展的新天地……
2017年-2019年,“数字经济”“数字家庭”“全域旅游”“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新一代人工智能”“‘双创’升级版”“智能+”……一批新词引发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系列部署。
继“互联网+”“智能+”后,2021年的“数字+”概念让人感觉再上了一个维度。这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用7个“数字”“加”出了建设数字中国的华彩。
这些热词,串联起中国经济动力之变的清晰路径。新基建开启了新的投资空间,互联网、5G走入了日常生活。依托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而兴起的新业态,孕育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经过几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数字产业,这些数字产业不断衍生出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我国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信部信息通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互联网新业态紧跟全球趋势和科技潮流,紧扣产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走上一条从追求数量规模到追求质量和体验,兼顾数字安全,从虚拟领域转向赋能实体的发展之路。
路径之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亮相”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当年经济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自此,它也成为历年两会中都会出现的高频词。
与之相伴而生的热词是“三去一降一补”。2017年,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7年的9项重点工作任务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为第一项,折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的任务之重。
与此同时,重磅改革向纵深推进:着力改善供给结构,推进钢铁、煤炭去产能,房地产去库存,降低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出台去库存举措,加大补短板力度……
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破、立、降”力度。经过三年努力,成效显著。进入2019年,“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八字方针”开启了改革调整的新征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牵动华夏巨变,成为深化改革主调。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证照分离”“双随机、一公开”“三证合一”“负面清单”“互联网+政务”……力行简政之道,在于“放”出活力。
清理“僵尸企业”,发扬“工匠精神”,发起“品质革命”……供给端的潜力不断释放。
“营改增”“个税起征点”“专项附加扣除”“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一连串热词记录下价格改革、财税改革、国企改革等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脚步。
路径在变,格局也在变。从“利用两个市场”到“国内国际双循环”,在畅通内外循环的大势中,中国经济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中欧班列从0到5万列,吸收外资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6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干,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系列改革为我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出路径。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能进入更高层级。
调控之变
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提法几无大变化,不过其内涵却有所不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调控方式都更趋于科学精准。
“预调微调”“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战略定力”“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热词的高“出镜率”,成为我国宏观政策应对及时、精准有力、恰到好处的生动注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宏观调控政策更加“精准”,稳住经济基本盘的指向更为明显:
“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直达”一词成为宏观政策的精髓之一。
“六稳”“六保”“留得青山,赢得未来”“青山常在、生机盎然”……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力之源,一系列宏观政策聚焦市场主体,助其恢复元气、增强活力、积蓄后劲。
“抗疫特别国债”“两个1万亿”“减税降费”“减租降息”“降准降息”“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政策举措有的放矢,为广大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具有较强的连贯性,注重前瞻性;政策工具创新较多,货币政策推出多种流动性调节工具,在结构调整、直达实体经济等方面都有体现;政策强调精准,围绕经济中的薄弱环节,财政、货币政策进行结构性引导;政策调控更突出实效;政策之间配合更好,财政、货币政策在调控中更注重相互配合。”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说,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实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逆周期调节体现为稳增长,通过政策靠前发力稳定经济增长,而跨周期调节则体现为通过支持基建适度超前发展等,手法更加高超。
收获之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激荡人心。
2015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自此之后,“精准”和“脱贫”两个词紧紧相连。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2018年,“三大攻坚战”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的承诺掷地有声。
“定点扶贫”“易地搬迁”“扶志”“扶智”“危房改造”“消费扶贫”“产业扶贫”“查处假脱贫”“脱贫不脱政策”……这些热词,描绘出中华大地上消灭绝对贫困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乡村振兴在产业提档升级中全面推进。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乡村建设”“农民增收”“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一年的两会热词铺陈开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也印证了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128元,比2012年的16510元翻了一番多。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年均增长11.6%。
“今年两会我带来的建议聚焦乡村振兴中的城乡规划和物流建设问题。乡村振兴工作必须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期待未来的中国农村能呈现田园诗般的美丽风景。
指向之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之后,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生态环境保护着墨颇多。“向污染宣战”“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蓝天保卫战”“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绿色消费”“碳达峰、碳中和”……热词迭现之间,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向更加鲜明。
“淘汰燃煤小锅炉”“淘汰黄标车”“土壤修复”“美丽乡村”……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为啃下“硬骨头”作出部署,提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环境保护督察”“绿色改造”“全民节能、节水”“垃圾分类”“以电代煤、以气代煤”……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启动。“能源消费双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减排支持工具”“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细化措施也跃然纸上,成为绿色转型的抓手。
数据是最有力的标识: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7.5%,全国水质优良水体比例为84.9%,2021年新增完成了1.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十四五”开局,蓝天、碧水、净土,一个都不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高度,将其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全局性变化,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经济社会加速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的局面开始显现。(记者 周亮 李佳鹏 孙韶华 张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