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国情网
蓝天野、濮存昕:让观众有“想法”的才叫好剧
2019年01月04日 来源:人民网 
打印 文字大小:

访谈回放

主持人

观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人民网“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人物访谈。今天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老师和濮存昕老师。

蓝天野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本次的专访。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这40年,您感触最大的是什么?

嘉宾蓝天野

改革开放40年对我们搞戏剧的来讲,眼界更开阔了,或者说创作题材、手法、形式各方面都更丰富了。因为原来我们曾经有过一段,各方面文艺创作、包括戏剧创作的模式常常在大体上是一样的,现在思想开阔了,我们创作的题材更广泛了,包括手法、风格。

主持人

方方面面都有提升,都有成长。濮存昕老师对改革开放40年有没有什么感触?

嘉宾濮存昕

要说最主要的,可以提炼一句话,就是机会。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是年轻人,刚刚下乡回到城市,没有我们的位置,没有机会,想当演员,热爱。像我这个毫无学历的人,有机会,真的是有机会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有机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有机会我才能像蓝天野老师说的开了眼了,思想活跃了。我们没上学,都可以边干边学。我作为一个年轻人,改革开放的时候,1978年,那时候我二十几岁,这40年走过来,我已经都到60多岁了。明年我们下乡的时候聚会,我们碰的是时候,赶上我们的命好,苦也吃了,但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做了。其实我们也享受了,也乐了,也富裕了。现在所有人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我们真的是感恩这个时代。我们现在新的课题,不只是要富,还要强起来,要更专业。文艺界应该出精品,出观众真正喜欢的年轻演员,真正成为经得起全社会和这段历史所能够认可的,有价值的精品和好演员。今天我们在为戏剧教育思考,去讨论。我们怎么才能更专业?我觉得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要强起来,不只是要富裕起来,不只是初级阶段的获得和成绩。我们所说的两个一百年,新中国成立100年,那时候我也快90了。中国能够继续在全世界发展,说明我是一个有活力的国家、民族、社会,我们是有眼光的。今天下午我们在开会谈的,就是怎么才能更专业,怎么才能更强。

主持人

您觉得什么样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

嘉宾濮存昕

老百姓要看。我们一定是为观众、为人民服务的。观众不进剧场是我们的失职,或者是我们没做好。传媒界也好,我们自己也好,最重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四个字,与我有关。我们一定要和观众有关系。我们的作品、所表演的角色是观众喜欢的,关心的,他愿意参与的,他愿意一起讨论的。要做与观众有关的戏剧。

主持人

蓝天野老师,您觉得什么样的戏剧才能留住观众?

嘉宾蓝天野

这个问题太专业。现在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算是好的戏剧,好的作品。首先,整台戏要让观众看着精彩,让他跟着你这个戏喜怒哀乐,他都能够产生共鸣,人物特别鲜明。另外,你的演剧能力、塑造人物的能力,要非常非常强,能吸引人。什么叫精彩?吸引人的东西才是精彩的。但是,我们终究做的不是纯娱乐性的东西,我们要让观众喜怒哀乐有共鸣,看了之后,大家觉得振奋。最好的戏剧作品,就是观众看完了,离开剧场往外走的时候还在不由自主地、不断地思索,这个人生是不是应该那样一点,或者刚才这个戏里面表现这段对我有启发。能够引起观众思考,引起观众想什么呢?就是我以后的生活怎样才会更好。我觉得这样的戏才是好的戏剧,而不是完全让观众去乐、去欣赏。

主持人

人艺排练厅的墙上写着“戏比天大”四个字,这其中有什么内涵呢?

嘉宾蓝天野

其实“戏比天大”这个词,我认为不完全是北京人艺发明的。来源应该很长了。很多戏剧界的前辈,都是说要把戏剧看得比你生命还要宝贵,看到它的分量,比天还要大。北京人艺根据一段实践以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总结的时候,就抓住了这句话。首先你要敬业,要全心全意,要尊重你所从事的专业或者你所从事的事业。所以,最后归纳,才用了“戏比天大”。说实在,真正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认真考虑一下,生活中还是会出现一些诱惑,这戏还不如那些诱惑大呢。但是有这么一个戏比天大的精神在那支持我们,就是随时会警惕,有对戏剧专业的敬畏之心。回过头来,我把全身心都奉献给自己的专业。

主持人

其实“戏比天大”这四个字正是展现了人艺人的精神。作为32年的人艺人,我想问一下濮存昕老师,您是怎么样去理解,或者在演艺生活中又是怎样发挥这四个字的?

嘉宾濮存昕

“戏比天大”其实是个比喻,天真的是最大的,但是还有人说,心灵比天还大。想多远就有多远,想多大就有多大。我们的认知,是这个世界我们所了解到的宽度、广度、深度。其实我们做这行,最简单的不就是想精彩吗?因为有人鼓掌。从小一个人在台上表演,有人喝采,你很得意,就是为了精彩而生存的,就怕丢脸。你不精彩,当然就要丢脸了。这个脸可是比天还大的事。为了这不丢脸,你得看重行业的专业性,得有标准。戏德,做人的品德,也有一个标准,就是我一定不能丢脸,一定要好好学习,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把它当儿戏一样只是在玩乐,没那么简单。作为职业演员,我一年到头都在演出,每天都要保持一种真实、健康、有创造力的状态。当然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专业,是每天每年面对的观众。只要很专业,其他的事都不重要了。我们倡导或者提倡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标准,天大,咱这事是不是比天还大,不能丢脸。

主持人

您参演的优秀影视作品很多,为什么偏偏钟爱话剧表演呢?

嘉宾濮存昕

这是我的命运。我从小在这个剧团长大。在剧团里担着责任,却老往外跑,这不像话,会丢脸。这是第一。第二,真没时间。我们剧院一年前就要把第二年的计划全做了,在十一之前公布。电影、电视找我的都是临时的,我就没空了。另外,现在到了这个份儿上,你去跑个场,去串个戏,你做也不用心,也没有投入真实劳动的热情,这没有意思。要做就踏踏实实、安安心心地去做。不是拒绝影视,只是说我目前的精力全在舞台,这儿给你位置了,你还跑?多少演员羡慕我这个位置。他们希望有我这个机会。我有了,我还老往外跑,这个有点麻烦。我不唱高调,也不是说我的境界,这就是我的命,而且我也喜欢。

而且我真的觉得,也不大见得我现在就全对。我的体能不如四十来岁了,我还没做对,我每个戏得做对,为这个对和精彩,我还不如老前辈。所以,我能够坚持做,而且是心甘情愿,我喜欢,我愿意做。我不是说影视找我我不拍,真的有好作品,合适的,当然拍。我已经退休了,刚刚退休,今年拿退休金了,剧院的戏量往一半以下减。明年我有五个戏。但可能又有别的原创剧找我,人艺的没事了,外头好多好多,没关系的,随缘吧。影视一定要拍,拍电视剧是为全国老百姓服务的,拍电影是为自己的梦想,但是拍完没人看。拍话剧我们自己可以作主,我在台上能够自主。舞台的文化消费是最贵的。我能不能值得那票价,观众每天晚上看戏的理由是什么?不精彩真的对不起观众。所以要把这个事弄好。所以我说有一个庙门可以了。

主持人

还是要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一件事上去做,术业有专攻。

嘉宾濮存昕

对,我们现在是多元化文化发展的新时期,父辈们没有我们现在的机会,我可以吃红烧肉,也可以吃素食、吃馒头、吃花卷,都可以。但是当下你想干吗,你要把它做好。

主持人

您刚才也说了话剧表演把您的生活填得很满。蓝天野老先生已经91岁高龄,但是每天还在为中国话剧事业奔波,您是为什么这么钟爱话剧呢?现在还要一直坚持下去。

嘉宾蓝天野

因为我是干这个的。我们搞话剧的,都不排斥,也不否认影视剧,我曾经也拍过。最早的时候,影视剧我不拍,我觉得我在舞台上要考虑怎么做得更好,舞台上的问题我还顾不过来呢。后来有一个机会就拍了,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因为和舞台戏、话剧表现手段不一样。可以给一个特写,只有一只眼睛,有时候一个大全景,千军万马。导演手法也好,表演手法也好,得适应不同的艺术门类,很有意思。我们有些影视剧,也很好。但那个时候觉得,我的工作在舞台上,舞台上我要解决很多问题,舞台上怎么引导演员能够塑造人物塑造得更好,表演上存在什么问题,这是要花费精力去想的。再弄一个新戏,从研究剧本,到呈现风格样式,是要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的。但是,如果说这段比较空闲,有影视剧,首先我得喜欢,还得适合我,挺好。但现在顾不上。比如我现在正在找几位剧作家给我写剧本,因为明年我想再做一部舞台戏,得有剧本。到底这些剧本能不能弄出来,得花心思去研究。另外,濮存昕每年在舞台上排出来的日程特别多,一个戏接一个戏。所以你让他中间抽出半个月去拍个戏,拍不好。你得全心投入,那也是塑造一个人物。所以这没有什么区别,搞话剧也好,影视剧也好,只要你把它搞得精彩了,让人有共鸣了,同样的,搞出好戏来,才是真的。

主持人

还是给观众好戏才是最重要的。改革开放这40年,您会怎么形容呢?

嘉宾蓝天野

我个人的体会,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可能就不会去拍影视剧了。那个时候我们的制度都不一样,一个是我没那么多时间,另外,那时候我们出去拍影视剧是任务,是两个单位之间去沟通、签订合同,跟现在做法不同,现在我自己选择的空间就更大。舞台剧也一样,我演这个戏,这个剧本或角色,我觉得不适合自己,我演不好,更喜欢那个,选择的余地大了。影视剧也是这样,要真碰着有好的影视剧,肯定会吸引我,让我动心,我有创作欲望会去做。你说这个戏真不怎么样,但是给你钱多,这种就不必去了。

主持人

这也是戏比天大的一个精神。濮存昕老师,如果让您对改革开放40年做一个形容,您会怎么形容它?

嘉宾濮存昕

没白活。谢幕的时候经常想这种感觉。完成一场演出挺过瘾的。你把它放大起来是这样,而且还可以更好,继续努力,只要方向是对的。而且一定要改变。其实我们已经经过了改变,还能不能更好。艺术有这种对美的追求,对自我的价值发掘创造。其实这是在创造我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创造角色。观众要看你在舞台上的生命能量,还有他所需的信息,从舞台上迎面扑过去。我真的没有这个能量了,就不演戏了。我想我还能更好,可能会有很多机会。做演员这行,你要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机会,而且我已经创造出自己的机会了。所以我觉得要继续努力。

主持人

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演艺事业发展的40年,在此我们祝愿中国的演艺事业发展越来越好。感谢您收看本期人民网“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人物访谈,下期见。

上一条: 潘基文:没有中国全球领导力,什么都做不了

下一条: 肖琼:正视数字时代文学泛化现象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    zhongguoguoqing.cn    京ICP备08002157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