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国情网
我国提前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
2020年12月22日 来源:经济日报 
打印 文字大小:

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主要内容。 

白皮书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基本形成了多轮驱动的能源稳定供应体系,以能源消费年均2.8%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7%的增长。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3.4%,比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均位居世界首位。能源的绿色发展对碳排放强度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2019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8.1%,提前实现了2015年提出的碳排放强度下降40%至45%的目标。 

低碳发展“路线图”浮出水面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要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源供应保障不仅要跟得上、能满足,而且要提品质、增效果,特别是当前全球能源低碳转型步伐加快,做好能源安全保障面临着新挑战。 

今年9月份,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月份,我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 

在新的目标下,我国目前低碳发展实现的途径具体有哪些?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要加快构建多元安全的能源供给保障体系,保障能源供需动态平衡,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努力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方面,2019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3%,预计到今年年底,这一比重将达到15.8%。章建华透露,“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创新发展方式,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更大幅度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30年要达25%左右,这个压力还是很大的,意味着我们接下来能源增量70%以上以非化石能源为主。” 

同时,还要实施惠民利民工程。章建华指出,将继续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城乡电气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用能水平。 

此外,我国还将继续深化能源改革。推进电力、油气领域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能源市场体系,深化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能源领域营商环境,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新能源消纳成为一道必答题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十四五”期间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如何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消纳成为一道必答题。 

“‘十四五’期间将面临消纳和接入两个问题并存,要解决消纳问题,首先要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也就是新一代电力系统。”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司长朱明说。 

针对新一代电力系统,朱明解释,一是要加快构建智能化的电力调度交易和运行的机制,推动柔性直流输电、局域智能电网和微电网等技术的应用,加快跨省份、跨区域的电力通道的建设,发挥大电网综合平衡的能力。二是大力推动传统的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还要加快抽水蓄能、调风气电等灵活的电源建设,以及各类储能规模化的示范,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三是着力释放需求响应潜力,提高用户侧的智能化水平和高载能负荷灵活性,促进源荷双向的智能互动。 

在完善和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上,要强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推动将消纳保障机制纳入到相关法律,并上升为法定义务。 

总体电力供应能力有保障 

近期,湖南、江西、浙江等多地区采取了限制用电措施,引发外界关注。监测显示,受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及低温寒流的叠加影响,导致我国部分地区电力需求超出预期,出现短期高速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表示,近期,针对这几个省份出现的电力缺口,湖南、江西政府相关部门提前做了一些预判,在预判的基础上及时采取了有序用电的措施,按照制定的预案,有计划地压减了一部分工商业企业的用电,确保电力供需平衡、确保居民用电需要。浙江不存在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省内个别地方是为了促进节能减排,采取了限制电力消费的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将继续指导各地供电企业共同做好能源保障工作,将提高发电能力,优化运行方式。进一步多渠道增加电煤供应,同时将会协调解决供应问题,针对一些确实存在短期电力供应缺口的地区,将科学合理地进行调度,确保居民生活用电不受影响。 

章建华表示,“我国现在总体电力供应能力是有保障的,电力不足情况是个别地方出现的,有一些偶然性因素。从整体来说,我们的能源供应,包括电力供应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王轶辰) 

下一条: 超9万亿立方米!第二次青藏科考初步摸清亚洲水塔水量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    zhongguoguoqing.cn    京ICP备08002157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