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国情网
《陕西帝王陵墓志》
2018年03月23日 来源:方志陕西微信公众号 
打印 文字大小:


2017年10月,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与西北大学合作并委托西北大学负责编纂的《陕西帝王陵墓志》(以下简称《帝陵志》)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陕西继《陕西省志·黄帝陵志》《茂陵志》后取得的又一个帝王陵墓类的重要大型修志成果。

《帝陵志》收录陕西境内现存的古代帝王陵墓,上至史前时期,下至明代,整理了陕西各个历史时期的帝王陵墓资料。为了展现陕西帝王陵的全貌和资料的全面性,传说时期的黄帝陵、炎帝陵和秦国在陕西的公王陵和明代藩王墓也收录在列。

全志分先秦帝王陵、秦代帝陵、汉代帝陵、十六国北朝帝王陵、隋代帝陵、唐代帝陵以及明代藩王墓7章50节,共计38万字,照片200余幅。个别“号墓为陵”的王陵和列入陕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上的陵墓以附录形式记述。

全志从墓主生平、营建始末、遗迹和遗物、研究现状、保护状况等方面全面、客观、系统地展现陕西帝王陵墓的历史与现状,集史料性、知识性、权威性和综合性于一体,为陕西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该志为章、节、目结构,层层相辖,先后相因;采用述、志、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图表相辅,各章节内容一般依时代或类别分目。各陵墓分章记述,每章大体分为概述、墓主生平、陵墓营建始末(包括遗址所在地、修建方法、基本结构、陪葬墓、入葬时间等)、陵墓演变(包括近代以前的保护措施、祭祀状况、后代演变)、考古调查与研究(包括研究成果)、遗迹与遗存(分类介绍遗物在哪里)、目前保护现状(包括近代以来的保存现状、保护单位、保护法规、保护措施等),整个章节内容详尽、层次分明。


《陕西帝王陵墓志》概 述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古代长期的政治中心之所在。自西周建立至唐灭亡的近两千年间,先后有14个王朝在陕西建都。按照“陵随都移”的规律,帝王陵是古代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城在陕西,帝王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归宿地陵墓修在陕西。因此陕西有80余座帝王陵,被称为“东方帝王谷”,比著名的“埃及帝王谷”的数量还多,属世界第一帝王谷。这里位于诞生人类文明的北纬34度线,作为人类文明中唯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发祥地,埋藏着这一伟大文明的基因密码。这些帝王们生前叱咤风云、留下英名;死后仍然像生前一样,俨然继续统治着地下世界。因此历史上的周、秦、汉、隋、唐既为陕西创造了辉煌的地上文化,同样也为陕西创造了辉煌的地下文化。

陕西又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辉煌的时期,既出现了传说时期的黄帝、炎帝这样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涌现了历史时期的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汉武帝、汉宣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

俗语云:“江南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这充分反映出陕西帝王陵的影响之大。 这众多的帝王陵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黄帝陵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陵,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来到这里表达祭祀与敬仰。1987年,秦始皇陵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地下埋藏成为中国第一批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单位之一。还有29座汉唐帝陵像金字塔一样迄今巍然屹立在渭河南北的高原上,吸引着世界各地人们的目光。

“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文物甲天下”。帝王陵墓是中国古代帝王留给后代的一笔重要文化遗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古代帝王陵墓是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要求营建的,帝王陵地上、地下宫殿中随葬品应有尽有,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尽管由于古代社会所发生的众多战乱、自然灾害等各种原因,地上与地宫中的文物大多被盗掘,地面上雄伟建筑也大多荡然无存,但是通过考古勘探与发掘,陕西古代帝王陵仍然为复原中国古代的社会状况提供了第一手的珍贵资料。


黄帝陵外景(编写组供稿)


一 陕西帝王陵概况


帝王陵的构造,大体上分地上和地宫两大部分。

地上部分,早期如西周到春秋早期是“不封不树”的,即地面没有陵丘封土等标记,但有供祭祀的享堂之类建筑,称为“享堂墓”,因为年代久远,现地面已很难找到遗迹。正因为如此,西周的天子墓到目前还没有找到。

秦国国君的墓葬排列比较清楚,从雍城陵区来看,已经发现了22个“中”字形大墓,栎阳的秦公陵区按照史书记载,已经出现了高大的封土墓,到惠文王和武王墓,由于国家实力的强大,国君的墓葬形制已经由两个墓道的“中”字形变成了四个墓道的“亞”字形大墓,这在当时是僭越墓葬制度的行为。到了秦昭襄王时,陵寝建筑开始出现在封土周围。到秦始皇陵时,更出现空前绝后的巨大封土陵丘,设计高度达50丈,至今残高仍有70余米。秦的陵墓都修建有围沟或者夯土墙,作为防护或者加以区别陵区。

汉代的11个帝陵巍然屹立在长安城的周边,像一座座巨型金字塔。汉景帝阳陵封土周围有众多的陪葬坑和陪葬墓,俨然是把生前汉长安城的各个部门搬到了地下,以达到继续统治天下的目的。从高祖长陵开始都修建有高大的封土,汉文帝霸陵则是“以山为陵”。

十六国北朝时期帝王墓葬有的有封土,有的则无。墓而不坟、不封不树的作法是北周陵寝的做法。武成二年(560)明帝宇文毓遗诏中有“……葬日,选择不毛之地,因地势为坟,勿封勿树”的内容。1993年发掘的谯王宇文俭(武帝之弟)墓志中也写道:“其年(建德七年、578)三月戊辰朔十七日甲申,葬于雍州泾阳县西乡始义里,率由古礼,不封不树”,其墓上也确未发现封土。由此可见,北周皇帝和皇族成员的陵墓“不封不树”即便不是一种制度也很可能是一种惯例。

唐代位于陕西的18座帝陵气势雄伟,大多以山为陵,其规制也是模仿首都长安,以乾陵最典型,有内城、外城之分。

秦始皇陵的建筑是十分雄伟的,有呈“回”字形的两重城垣,四角有角楼;汉代帝陵的保护措施既有城墙也有围沟;隋唐时期的帝陵大多修有围墙。

帝王陵园是按照“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建设的,因此生前都城中有的,在陵园中多有体现。有多种功能性的建筑,包括寝殿、便殿、门阙、宫墙、礼制建筑、陪葬坑、陪葬墓等。秦汉时期,这种形制进一步明确,而且开始在陵园以外建设陵邑,作为陵墓的附属机构。现秦始皇陵西门阙,汉景帝阳陵南门阙、东门阙,乾陵的南神门阙等遗址已经发掘,均呈现出三出阙的气势,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陵园中设置寝殿、便殿、庙是为了祭祀的需要。最早的寝殿发现于战国时期秦东陵。证明蔡邕《独断》中记载的“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称寝殿”是错误的。汉唐帝王陵墓中也均有寝殿、便殿。《汉书》中记载:“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祠;便殿,岁四祠。”《后汉书》载:“寝有衣冠几杖等象生之具,以荐新物。”秦始皇陵寝便殿在陵园内,西汉初年帝陵寝殿大多建在陵园里,高祖和吕后陵的寝殿就在陵墓的一侧。从景帝阳陵开始,寝殿移到陵园以外,一般在帝陵东南,独立成园。目前尚存建筑遗迹的有景帝阳陵和武帝茂陵,均在陵园外东南方。而经过钻探和发掘的宣帝杜陵和王皇后的寝园均在陵园南侧。

汉代建有陵庙,以供奉皇帝“神主”。《汉书·韦贤传》载:“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庙。”陵庙的规模很大,周围筑有墙垣,内有正殿、殿门和阙等建筑。陵庙的修建位置并不一致,汉代初期的陵庙并非建在陵园附近,如高祖的高庙就建在汉长安城中,惠帝的陵庙建在高祖庙西侧,文帝的顾城庙在长安城南。之后陵庙建于陵园附近,如武帝的龙渊庙、昭帝的徘徊庙均在茂陵和平陵东,宣帝乐游庙在杜陵东北,元帝长寿庙在渭陵西北。陵庙与陵墓的距离远近不一,远者几里,近者几百米。庙寝之间修建“衣冠道”。当时祭庙活动非常频繁,除月祭外,各主要节气庆典都要举行仪式,将衣冠由寝殿迎入庙内,接受祭祀。文武大臣遇到重要事情,也要参谒陵庙。


秦始皇陵封土(编写组供稿)


随着墓葬封土的普及与发展,封土堆逐渐变得高大起来,形状好似山丘,因此墓葬的名称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前,各类墓葬统称为“墓”,到了战国时出现了“陵”“冢”“坟”“丘”等多种名称。秦的陵墓就经过了“墓”“陵”“山”的演变过程,秦始皇陵原名称为“丽山”,以显示其高大雄伟。后来就有了以山为陵的冢墓,到唐代发展到极致。

从秦始皇陵开始,陵墓制度发生了诸多变化,陵园地上已经出现了石像生,如石麒麟等,在《西京杂记》中有记载。秦始皇陵石料加工厂的发现也提供了佐证。到西汉武帝茂陵时,在陪葬墓霍去病墓上出现大量石刻,即著名的霍去病墓石刻,大多为国宝级的文物。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一些帝王陵上也有石刻,从唐代开始,帝陵前甚至陪葬墓前列置石刻,已成为定制或惯例,而其中以乾陵石刻规模最大、保存数量最多,包括石柱、翼马、鸵鸟、仗马、石人、石狮、六十一宾王等,总计120余件;桥陵石刻也是壮观的,号称“桥陵石刻甲天下”,是古代中国最优秀的石刻作品之一。


汉武帝茂陵封土(摄影:郑茂良)


在帝王陵园中都设置有众多的陪葬坑与陪葬墓。从秦始皇陵开始,陪葬坑中出现大型陶俑军阵,汉代帝陵得到继承与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军阵陪葬。西汉各帝陵都有很多陪葬墓,成为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陪葬墓大多分布在帝陵以东司马门外神道两侧,少数在帝陵以北,形成很大的陪葬墓地。这种布局颇似诸侯和大臣朝谒天子的布置。据文献记载,长陵陪葬者有萧何、曹参、周勃、王陵等人,都是汉王朝的开国元勋、文武重臣,至今地面上还保留有30余个高大的坟丘。坟丘多为南北向排列并成组分布,每一组内大多成对并列。陪葬墓附近还有园邑、祠堂之类建筑。陪葬于茂陵的有霍去病、卫青、金日磾、霍光、董仲舒、公孙弘等名臣,多为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宣帝以后各陵的陪葬者则大部以外戚或者宦官为主。宣帝杜陵陪葬墓已发现107座,分为东南与东北两个区,每个区内又有成组的墓群,但见于文献记载的陪葬大臣只有大司马车骑将军张安世、丞相丙吉、卫尉金安上和中山哀王刘竟数人。其中,张安石的墓园已考古发掘,墓园规模庞大,有祠堂等建筑遗址。

陵邑的设置始于秦始皇陵设置的丽邑。汉承秦制,由汉初至汉元帝下诏罢置陵邑止,其间各陵都设陵邑。陵邑的作用一是供奉陵园,二是迁徙关东大族、达官巨富,以便强本抑末、巩固中央集权统治。陵邑大多数分布在帝陵以北、以东。初时相距甚近,从文帝开始距离加大,少者一二里,多者五六里。据文献记载,各陵邑的人口大约为3—5万户,其中许多户属豪强大族,他们广蓄奴婢,因此成为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陵邑的人口成分构成也比较复杂,达官显贵、学者文人、俳优世家、市井子弟,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社会生活。

汉代帝后合葬,但同茔而不同穴,所以后陵多在帝陵之旁,坟丘则较帝陵为小。但也有特例,如吕后陵的封土高低大小几与长陵相同。后陵大多位于帝陵之东,如西汉长陵、阳陵、平陵和杜陵。个别也有葬在帝陵之西的,如武帝的李夫人陵、元帝的王皇后陵等。


唐睿宗桥陵神道西侧石兽(摄影:郑茂良)


帝王陵的地宫部分,因现在发掘的极少,故不能详知具体情况。从已经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看,其墓穴为一逐渐收分的敞开式竖穴大坑,规模十分惊人,东西两端有倾斜的墓道,墓葬形制呈“中”字形状,长达300米,深24米。棺椁和诸多陪葬品安放好以后,再加木结构棚架并填土,最后封平地面。棺椁为木制,有代表古代最高级葬式的“黄肠题凑”形制。从秦惠文王开始,秦王陵开始出现“亞”字形墓葬,即四个墓道,这在当时就是最高级别的墓葬,按照礼制是周天子才可以享用的,然而秦由于国力的强大和好大喜功,周天子仅成为名义上的共主,所以秦王陵开始使用这种形制。秦始皇陵地宫主体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开挖范围和墓室均呈长方形。在墓圹边沿建造有一圈巨大而且精细的夯土宫墙,高出地面竟达30米,顶部距封土表面最浅处只有1米左右。①

这一围绕墓室筑就的细夯土墙,在所有其他陵墓中从未发现过,无疑是秦始皇陵的一个创举。

汉代的帝陵地宫形制和秦陵一样,也是“亞”字形。隋唐帝陵地宫改变了秦汉时期的墓葬形制,实行“以山为陵”的洞室墓。唐代葬制不象汉代,一些皇后不再单独起陵,而是与皇帝共葬于一个墓穴当中。

北周武帝孝陵是经过考古发掘的,其墓葬形制、规模、随葬的物品与已发掘的其他北周中、大型墓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显示出较多的一致性。其一,均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或有壁龛)、土洞墓室;其二,墓室多有后室、后龛或侧室;其三,多无地面石刻(只有尉迟运墓例外);其四,随葬物品中均有大量造型风格相同、大小相若的半模陶俑,陶俑的种类和组合也大体相同。这些一致性应为北周大、中型墓葬的一般特征。②

唐陵的地宫形制也不相同,大体布局为在山陵南坡开凿墓道,根据情况建地宫,以昭陵为例子,据文献记载:自山南边开墓道,寝宫深75丈,有石门五重。一般在安葬完毕后都用巨石封口,石块之间相互铆死,缝隙用铁水浇灌,因此异常坚固。靖陵是唐僖宗李儇的陵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中年代最晚的一座,也是唐陵中第一座进行考古发掘的帝王陵。由于该陵多次被盗,破坏严重。1995年经陕西省文物局批准,由省、县文物部门进行科学发掘。该陵地宫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出土文物百余件,主要有石碑、石函、龙凤玉璧、玉佩、哀册玉残片、鎏金铜锁、鎏金宝石铜花等。

秦汉隋唐时期的帝王陵盛行厚葬制度,因此,随葬品极为丰富,玉器、金银器、铜器等精美的随葬品应有尽有。雍城的秦公一号大墓历史上尽管有200多次的盗掘,仍然发现了3500多件文物,而且不乏玉器和金银器。在被盗掘的秦东陵追回文物中还有精美的漆器。秦始皇陵的陪葬品更为丰富多彩,不仅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还有被称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其地宫中的藏品更是令人称羡。汉景帝阳陵已经出土了众多的陪葬品及形象精美的陶俑群,汉武帝茂陵陪葬坑出土的文物更为精美,有鎏金铜马、青铜犀尊和四神玉铺首等。唐代帝陵出土的唐墓壁画以风格独特的建筑、简约传神的人物、特色鲜明的器物、简洁明快的山水与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描绘了当时的仪礼规范、生活习俗、服饰特色、娱乐方式与建筑风格,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尤其是贵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真实资料。


二 陕西帝王陵的数量与规模


陕西古代帝王陵,民间有七十二陵之说。有关部门和专家认为,除中华民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陵外,经田野调查能基本确定的有44座,即春秋战国时代的秦景公、秦惠文王、秦悼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6陵;秦朝秦始皇、秦二世2陵;西汉11个皇帝陵;十六国至北朝时前秦苻坚、大夏赫连勃勃、西魏元宝炬、北周武帝宇文邕、北周静帝宇文阐各1陵;隋代文帝杨坚泰陵、隋恭帝庄陵;唐18个帝陵。还有虽未确定墓冢,但经多方面考察确认应葬在陕西的,有西周13位帝王中的7位,秦23位秦公,前秦的高祖符健,后秦的太祖姚苌和高祖姚兴,北魏的孝武帝元修,西魏的恭帝元廓,北周的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和宣帝宇文赟,共计38位。以上合计82座帝王陵。目前已正式发掘或局部试掘的有春秋战国时期秦公一号陵墓;秦代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铜车马坑、石铠甲坑、百戏俑坑、青铜水禽坑等;西汉阳陵阙址、丛葬坑、礼制建筑遗址,茂陵陪葬坑,杜陵陵园遗址等;北周武帝孝陵;唐代的乾陵羡道、三出阙遗址、陪葬墓,昭陵的陪葬坑等,让皇帝惠陵、唐僖宗李儇靖陵等。

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长生不灭,主张“事死如事生”,因而人死后的另一个世界也是极为丰富的,应有尽有,作为古代的最高统治者的帝王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代帝王陵是最重要的国家工程,一般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来监督修建,由少府、太常等机构进行管理。秦王嬴政13岁刚一即位就开始修建陵墓,并且动员了多达70万人的惊人规模,修了近40年还没有修完,陵园面积达56平方公里有余,要不是秦的快速灭亡,秦始皇陵的规模还会继续修建,不断扩大;西汉时的帝陵规模、营建费用也很大,据《汉旧仪》记载:

“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地,用地七顷,方中用地一顷,深十三丈,堂坛高三丈,坟高十二丈。武帝坟高二十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内梓棺柏黄肠题凑,以次百官藏毕。其设四通羡门,容大车六马,皆藏之内方,外陟车石。外方立,先闭剑户,户设广龙、莫邪剑、伏弩,设伏火。已营陵,余地为西园后陵,余地为婕妤以下,次赐亲属功臣。”


隋文帝泰陵封土(摄影:郑茂良)


《晋书·索靖列传》云:“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供山陵。”帝陵一般从新皇帝登基的第二年就开始建设,要耗用国家每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因而汉武帝在位54年,他的茂陵就修建了53年,到晚年他人虽还健在,但茂陵地宫内的陪葬品却已塞得满满的了,其陵园面积达60平方公里。唐代帝陵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高峰时期墓葬制度的代表,是中国陵寝发展史上重要的阶段,也是唐王朝兴衰历程的见证。唐太宗昭陵陵区范围竟达200平方公里。可以看出陕西帝王陵园气势宏伟,建筑布局严谨,随葬品丰富,蕴涵着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正因为陕西的帝王陵如此重要,因此陕西众多帝王陵中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之多。

从陕西古代帝王陵的分布看,绝大多数位于关中,主要围绕着古都长安;在关中又主要分布在渭河以北高原上,著名的西汉九陵、唐十八陵都是如此。

2013年,由百位媒体记者、旅行社负责人、资深旅行家投票评选的“中国最恢宏的十大帝王陵墓”中,陕西省黄帝陵名列榜首。一并当选的陕西帝王陵墓还有秦始皇陵、桥陵、茂陵、乾陵和汉阳陵。可见陕西帝王陵的影响之大。


三 陕西帝王陵的选址和营建


帝陵建设既然是国家重点工程,必然是由朝廷重臣领衔挂帅,并由最优秀的建筑师、礼仪专家、艺术家和堪舆师团队负责选址和工程设计的。选址是最优先考虑、重中之重的项目,其过程非常复杂。选址的重点首先是考虑风水,即周边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地质、土壤、水文等方面的因素,但同时也须考虑陵址对国家、民族的长远影响,以及政治、军事、交通等多重因素。背山面水、地形高敞是帝王陵选择目的的必选因素。


唐高宗乾陵(编写组供稿)


秦始皇陵一墓独尊,南依骊山,北邻渭河,山水地形俱佳。西汉十一陵分别位于高大的咸阳原、白鹿原和少陵原上,地势高敞,山水相依。唐代的帝陵大多依山为陵,气势雄伟高大。可以看出秦汉唐时期的帝王陵选址既考虑到优越的山水地形环境,同时也考虑到帝王的私人爱好、交通等因素。

帝王陵的营建过程更是令人瞠目结舌,高大的封土显示出王权与皇权的威严,地下宫殿象征着生前的皇宫,陪葬品应有尽有。从西汉霸陵“依山为陵”开始,到唐十八陵中就有14座是“依山为陵”,这一数字和比例超过任何其他帝陵组群,这里有其特殊的原因。从整个唐朝其他方面的情况看,唐朝所有的大项目,除了实际的功能需求外,还有着占很大比重的精神需求,如长安城的宏大规模、城中极为宽阔的马路等,都不是单纯的功能需求能解释的。像帝王陵这样的实际功能与精神需求并重的特殊项目,更是有着超乎比例的精神因素。依山而建的帝陵,巍峨的山丘就是墓冢,高耸的山梁就是神道,其俯瞰大地、傲指苍穹的的雄强气势,是人工所筑、最多几十米高的土筑陵丘所望尘莫及的。按照唐朝的时代气息和唐人的精神风貌,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帝王们以大山为陵而不是筑小丘为冢,要的就是一种理想境界、一种恢弘气势,这比单纯建一个死后的栖息之所更重要。这些帝王陵所凝聚的“精”“气”“神”不会随风而逝,反而在漫长岁月的延宕中固化为一种历史的永恒。秦汉隋唐时代气壮山河的帝陵,就是当时帝王好大喜功文化的产物。

修建帝王陵,除了为死后的帝王建栖身之所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修建帝王陵来保持原有的政治权威,并且要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秦始皇在选择自己的帝号时,除了要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中择出“皇帝”二字外,特意又在前边加了一个“始”字,即从他开始,要二世、三世一直传下去,直到千世、万世,永远无穷。其陵墓也不再称“陵”或者“墓”,完全超越了原来的陵墓制度,而是直称为“丽山”,远比此前的王陵高大得多,俨然是高度中央集权、皇家威严心态的充分流露。

帝王陵的修建与王朝的实力和科技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尽管帝王们都有着很高的要求,然而历代帝王陵的规模并非完全一样,有大有小。王朝强盛的陵墓规模都很大,反而则比较小。营建的时间也是有长有短。


四 陕西帝王陵的地位与价值



帝王陵是我们的民族瑰宝,是有着特殊意义的物质文化遗产。古代建造帝王陵往往都需要倾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而帝王陵也就成了展现国家实力和反映当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帝王陵体现出我国不同时代物质技术的发展水平,也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陕西帝王陵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无论在建筑艺术上、文物价值上,还是在考古研究上,都有着其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探寻帝王陵墓的秘密,研究其发展演变,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考古技术的成熟和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过程发挥的作用越发的巨大,相信我们定能通过对陵墓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在更广程度和更深层次上,用物质文明来证明社会文明发展的高度。

历代帝王陵墓的修建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军事、丧葬文化等的具体表现。不仅要保持原有状况,而且要保持原有政治地位和权威。西汉11位皇帝中的9位,把自己的陵墓选择在咸阳原上,这9座陵墓中,又有5座设有陵邑,因此咸阳原也称为“五陵原”。陵邑的设置就是要让帝王在入土之后仍然有领地可供统治,并为其服务,实际是将在世的统治延长了。5座陵邑的住户都是天下富豪或有较高地位的人,从全国各地迁到关中,大学者司马迁就是同父亲一道从故乡韩城龙门迁到茂陵邑的。这5座陵邑都有相当规模,如茂陵邑人口就多达27.5万人。因为五陵邑多官宦富户,所以其子弟往往游手好闲、惹事生非,后来的成语“五陵少年”就由此而生,成为纨绔子弟的代称。实质上,当时长安城周边的陵邑就是汉长安城的卫星城,对宏大的汉长安城起着烘托的作用,从而减少了都城长安城的人口压力。这可以为现代城市发展,特别是田园都市建设提供借鉴。

昭陵、乾陵附近大量陪葬墓都出土有壁画,由于墓主人身份很高,故作画者多为专业画家甚至著名艺术家。就目前所见,唐墓壁画中的优秀作品比之传世的唐代文人画,其水平丝毫不逊色乃至有所超越,甚至有海内外学者把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一位捧杯仕女评价为“中国古代第一美人”。乾陵陪葬墓壁画中,有5组被评定为中国最高等级的国宝,是对这种独特绘画艺术价值的充分肯定。

帝王陵旅游成为陕西旅游发展的主力军,秦始皇陵是目前陕西帝王陵中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其雄伟的气势、深邃的内涵、卓越的陪葬品吸引了世界上数千万人来此参观,更有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元首来这里观光,极大地提高了陕西在世界上的影响和知名度;汉景帝阳陵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文景点,地下陈列形式将古代文明与现代技术的良好结合,为陕西帝陵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以其雄伟的气势征服了海内外的观众。随着帝王陵考古的进一步发展和旅游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必将带动陕西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陵墓作为古代建筑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建筑群体,在考古发掘中一向居于十分关键的地位。由于战争等人为因素或者自然灾害的影响,地面上的古建筑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遭到破坏,从而阻碍了人们对于原始资料的研究。与此同时,作为地下建筑的陵墓群,则因为其终年的“与世隔绝”而幸运地保存下来,即使所谓“十墓九空”,发现的较为完整的陵墓数量少之又少,但就其历史、科学、艺术等研究价值来说,绝对是弥足珍贵的。

陕西省有29座汉唐帝陵,正式对外开放的只有6座,分别是西汉阳陵、杜陵、茂陵以及唐乾陵、昭陵和桥陵。不少帝陵由于交通不便,甚至被撂荒在农田里。鉴于此,陕西省出台了《汉唐帝陵文物旅游交通线路规划》,拟用两年时间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帝陵旅游道路网,用公路将29座汉唐帝陵连接起来。①


五 陕西帝王陵墓的特征


纵观陕西帝王陵的发展演变,有以下几点特征较为突出:

一、在中国帝王陵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不但创立了一套皇帝制度,而且也建立了一套陵墓制度,并且大多被后代所继承。

二、历史上盛世时期的帝王陵多,文化遗存众多。由于周秦汉唐繁荣时期的都城都在陕西,因而强盛时期的帝王陵众多,陪葬品极为丰厚,为陕西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遗产,也有精神遗产。

三、“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礼仪。帝王陵墓的建设是以生前的宏伟宫殿和都城为示范进行修建的。统治阶级生前享受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权,死后也同样如此,生前所有的或者希望得到的,在帝王陵园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若都邑”成为陵园建筑遵循的模式。秦汉隋唐的帝王陵建设都是如此。

四、数量众多。陕西是中国历史上都城最多的省份,先后有14个王朝建都在陕西,按照“陵随都移”的规律,当时的帝王陵墓均在陕西,已经确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帝王陵达82座,特别是秦始皇陵、汉唐帝陵的影响非常大。

五、规模庞大。陕西的众多帝王陵从目前的勘探和调查来看,陵墓规模都是比较大的,这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产物,是地上世界的真实反映。在帝王陵园中,除陵以外,还筑有“寝”,“寝”是为死者的灵魂饮食起居而设,当时人们迷信死者灵魂就在墓室之中。秦始皇、汉武帝的陵墓面积达60平方公里,唐太宗昭陵面积达200平方公里。不管是封土为陵还是以山为陵,都显得非常壮观。

六、实行厚葬。在陕西建都的朝代多是中国古代的盛世时期,又是古代厚葬盛行的时期,尤其是西周、秦、西汉、隋、唐几个朝代。因此墓葬中的陪葬品数量多、质量高。秦始皇陵已经发现的陪葬坑与陪葬墓达到600余处,汉武帝茂陵目前发现的外藏坑就达401个。秦始皇陵陪葬坑已经出土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秦陵兵马俑”“青铜之冠-铜车马”、石铠甲、百戏俑、青铜水禽等高质量的文物。汉景帝阳陵处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陶俑陶马、青铜器,汉武帝茂陵出土了鎏金铜马、国宝级的文物石刻作品。尽管唐代皇帝在临终遗言中都讲到陵墓修建、丧葬观念要节俭,但是继承者均未按照遗言办理,而是大操大办。唐代帝陵的大型石刻、壁画等等,无不表现出把当时繁华的地上搬到了地下。最精彩的地下宫殿还没有打开,里面的金银财宝将不胜枚举。只有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帝王墓葬稍微节俭一些,地面上的封土或者较小、或者没有,这与当时提倡的薄葬有关,也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有关。


唐顺陵南神门东侧走狮(摄影:郑茂良)


七、先秦至西汉,陵园和墓向一般坐西朝东,从西汉末年开始,经过十六国北朝、隋唐时则坐北朝南。这一变化的出现是受到当时丧葬习俗和都城形制的影响。

八、我国早期的墓葬地面之上既无封土和坟丘,也无树木或标志。从战国时期起,在墓上开始出现封土。后来君主都以封土大小、高低来显示墓主的等级,因此其墓封土愈修愈大,其高大之状犹如山陵,而陵又有崇高的意思,所以在战国中期以后,君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到秦始皇时更称“陵”为“山”,名为“丽山”。从汉文帝开始出现了“以山为陵”。唐代关中的18座帝陵中的14座“以山为陵”,气势更为高大。

九、秦汉时期的帝王陵墓,王与后同葬在一个陵园中,但是在不同的墓穴中。到了唐代则多为同穴而葬。

十、帝王陵的选址均讲究风水,均修建在地形高敞和环境优越的地方。风水的字面含义是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引申义是对优越吉祥环境的的勘查与选择。早在先秦时期,基于古人对环境的认知与选择以及早期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思想的形成,丧葬风水思想已开始萌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丧葬风水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帝王们对墓葬选址的要求更高。

总而言之,陕西的帝王陵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重要表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水准,也充分反映了古代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很好的保护与利用。


①《用一条路串起帝陵——陕西规划修建连接帝陵之路调查》,《陕西日报》2014年12月8日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北周武帝孝陵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2期

上一条: 《开弦弓村志》

下一条: 《南翔镇志》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    zhongguoguoqing.cn    京ICP备08002157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