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国情网
《江苏省志·总述》
2018年07月17日  
打印 文字大小:

《江苏省志·总述》

编著者: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年12月

 

引 言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中部,江淮下游,黄海之滨。总面积为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07%。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长江横贯东西,将省境分为苏南与苏北两大块。境内山水平原错落,河流湖泊纵横。湖光碧波浩瀚,山色青翠欲滴。名胜古迹遍布大江南北,古典园林更是举世闻名。全省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江苏所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从南京市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说明距今约35万年前江苏地域已有远古人类在生活。再从苏南吴县三山岛发掘出的洞穴遗址和一批哺乳动物的化石,到苏北泗洪县下草湾发掘的人类股骨化石,以及黄海之滨的东海县大贤庄采集到的打制石器,都证明在1万至4万年之前,江苏地域已有一批原始居民为了生存发展而披荆斩棘,创造着中华大地的远古文明。淮安的青莲岗、南京的阴阳营、江宁的湖熟、邳州的刘林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尤其是金坛三星村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长江下游远古文明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辉。

据《禹贡》记载,今江苏地域属上古时代九州之徐州、扬州和豫州的一部分。从春秋战国至江苏建省这2000多年中,省境隶属关系变化纷繁(详见本书图表之《建省前省境隶属关系简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南直隶置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二布政使司,为江苏建省之始,并以江宁府和苏州府首字而得名,简称苏。建省初,领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淮安、扬州七府和徐州,治所苏州。民国初年,江苏省都督府及民政长行政公署驻苏州,民国3年(1914年)迁南京。民国18年,省政府迁镇江,民国26年迁淮阴等地。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9月省政府返镇江。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5月成立由中央直辖的南京市人民政府,并以长江为界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分别驻泰州(后驻扬州)和无锡。1952年12月底撤销苏北、苏南行署,翌年元旦建立江苏省人民政府,改南京为省辖市,为省会驻地。全省共辖南京、无锡、苏州、南通、常州、徐州6市及松江、苏州、镇江、扬州、南通、淮阴、盐城、徐州8个专区。1968年成立江苏省革命委员会。1980年撤销省革命委员会,恢复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3月撤销地区建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设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徐州、盐城、淮阴、连云港等11个省辖市,1996年又增设宿迁和泰州两个省辖市。1997年全省辖管13个省辖市,108个县(市)区,其中31个县级市,33个县,44个市辖区(详见本书图表《江苏省1997年行政区划表》)。

据现有资料,早在35万年前江苏境域已有人类活动,但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才有人口方面的零星记录。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即江苏建省前6年,已有人口10791217人(含松江府),时已成为国内的人口大省。民国元年,省内人口已达32282781人,在251年间人口增加了两倍。至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省内人口为6705.65万人,78年间人口又增加了1倍多。1997年末,全省人口有7147.8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97人,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江苏人口在地域分布上,长江以南约占1/3,长江以北占2/3。人口出生率的高低与当地文化、经济水平成反比。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江苏加强了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由60年代的25.6‰降到1972年的15.09‰,90年代进一步有所下降。江苏的人口城市化水平,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7年达29.85%稍有超过。江苏人口中以汉族人为主,但民族人口齐全。1997年,省内有55个兄弟民族,人口计17万多名。江苏已成为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正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江苏作出努力。

江苏在历史上曾经拥有辉煌。从政治上看,公元3世纪以来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等先后建都南京,数度成为中国政治的中心;从经济上看,隋唐之际扬州就“富甲天下”,自唐以降,历代王朝都仰仗江淮来维系“国命”;从文化上看,代有才人领风骚,名著(作)皇皇传千古。从前汉到明代,江苏籍人在《二十四史》中有传者6000余人,在全国数一数二。在清代,共举114科(含恩科),中状元114名,其中江苏籍人49名。同一家族中先后取中“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的全国只有23个,江苏就占了21个。纵观江苏地域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曾出现过多次兴旺发达、光芒耀眼的时期。春秋时期,地处苏南地区的吴国领先进入铁器时代,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吴王夫差在冶山(今南京朝天宫)设“冶城”,冶铁、炼钢。铁器的使用使吴国的社会生产力大为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大为加强,这使吴国发展成为争霸中原的强大王国。吴国大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被后人尊为“兵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军事理论著作,早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吴都(今苏州)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该城设水陆门各八座,大小城垣内外三重,“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城西南姑苏台“其台高三百丈,望见三百里外,作九曲路以登之”(《吴地记》),成为当时长江南北最大的都会,开秦汉上林苑等皇家园林之先河。西汉时期,特别是东汉“罢盐之禁,纵民煮铸”,江苏地域得铁、盐之利,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史记·三王世家》称广陵“三江、五湖有鱼盐之利,铜山之富,天下所仰”。沛县人刘向的《说苑》、丰县人刘安的《淮南子》和淮阴人枚乘的《七发》是汉代江苏文坛上的三朵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六朝时期,中国南北分治而北方战乱频仍,大量流民南渡江淮,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书》称当时的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六朝均建都今南京,南京成为当时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形成了光彩夺目的六朝文化。生活在建康(今南京)的大科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已达小数点后的第六位数字,比欧洲早1100多年。句容人葛洪的炼丹术名著《抱朴子》具有重要的化学成就。丹阳人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对药物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世居京口(今镇江)的刘勰推出《文心雕龙》这部文学瑰宝。这个时期还产生了大书法家王羲之、大绘画家顾恺之以及这个时代标志性的艺术成就——南京六朝石刻。隋唐时期,由于大运河的开凿,漕运兴起,带动了省境五州,即扬州、苏州、常州、润州、楚州商业经济的繁荣发展。当时的扬州成为“富雄冠天下”的商业大城市,苏州也冠居“浙右第一”。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使全国经济中心南移。这个时期,江苏文学、书法、史学成就斐然。扬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一诗压全唐”之誉,苏州陆龟蒙、顾况诗名倾华夏,南唐后主被后人奉为“词圣”。苏州张旭创狂草书体,时称“草圣”,影响至今;彭城(今徐州)刘知几《史通》所阐发的史学理论体系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史学工作者。北宋科学家沈括晚年居润州(今镇江)筑梦溪园,撰《梦溪笔谈》,对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影响深远。明清时期,江苏经济在宋元两代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飞跃。这个时期江苏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明中叶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清代中期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发展,江苏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这个时期的江苏科坛、文坛、艺坛繁花似锦,星光灿烂。在科学界,出现了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黄宗羲的《明儒学案》、王锡阐的《五星行度解》、焦循的《开方通释》、徐大椿的《医学源流论》、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一批不朽名篇;出现了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笑笑生的《金瓶梅》、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等一批文学经典;出现了唐伯虎等“吴中四才子”、王韦等“金陵四大家”、郑板桥等“扬州八怪”等等一批名贯中外的大才子。园林艺术上的成就登上了古典园林艺术的峰巅。苏州拙政园和留园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清时期,江苏人在中国文坛上独领风骚。

江苏富有革命传统。尤其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进步思想家为谱写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不朽诗篇贡献了力量和生命。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曾定都南京,极大地动摇了清王朝统治。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江苏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江苏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组织并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据文献记载,南京在民国10年(1921年)5月以前已有党的组织活动(《中共江苏地方史·引言》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就建立于上海,时上海属江苏建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先在上海举行的。民国26年日军全面侵华,江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抗战,江苏成为中共领导的新四军主要的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江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又奋起反抗,为夺取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江苏地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心——南京的外围,在这场内战中首当其冲。解放区广大革命军民先是取得了苏中的七战七捷,继而宿北大战,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分割解放区的阴谋。民国37年冬的淮海战役,给南京国民党政府以致命打击。当时,国民党统治区人民进行的迎接解放的英勇斗争,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1949年6月,江苏全境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也揭开了江苏历史新的篇章。

从1949年到1997年,是江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前进的48个春秋。在前进的历程中曾经有过胜利的喜悦,也曾经历过失误和挫折。但就总体而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江苏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江苏成为当代中国的经济大省。工农业总产值从1981年以来,连年列全国各省、区之首,199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6695亿元,接近全国国内生产总产值的十分之一,人均9364元。从1993年到1995年全国农村百强县(市)三次评比中,江苏入选百强县数占全国百强县(市)的四分之一;在百强县(市)的前十名之中,江苏占十分之七。锡山市(原无锡县)在全国百强县(市)评比中连续三次夺魁,被誉为华夏第一县。江苏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方面的条件,也有社会发展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历史渊源,但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20年来,江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7%,逐步由一个农业大省变成工业大省、经济大省。这期间,江苏曾抓住三次比较好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80年代苏南地区率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全省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第二次是90年代初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江苏经济又上了一个大台阶。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之后,江苏经济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全省人民按照邓小平提出的“江苏应该比全国平均速度快”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围绕省委提出的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力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全省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使这一时期成为江苏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1992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提前8年实现翻两番,199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前7年实现翻两番。第三次是1997年,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在认真分析江苏经济发展客观进程和面临的突出矛盾以后,又提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的升级,全面提高江苏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主要是加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筑面向新世纪的经济新优势,这为江苏经济迎接21世纪新发展打下了基础。江苏经济持续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显著提高。近5年江苏财政总收入平均增长27.5%,1997年达到512.9亿元。全省人民生活的大多数指标已达到小康标准,苏南和沿江地区在基本实现小康的基础上正在向初步现代化迈进,淮北地区各县(市)已告别贫困,正在为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小康而努力。1997年底,国家统计局根据小康指标体系测评,江苏测得96.39分,是全国各省、区中得分最高的。

20年来,江苏农业连年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在占全国1.06%的土地上,生产了占全国7.2%的粮食,12%的棉花和7%的油料。1997年,粮食总产突破700亿斤大关,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发达的乡镇企业是江苏经济的一大特色。近几年来,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激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1997年,全省乡村工业完成营业收入5744亿元,实现利税364亿元。乡镇企业产值在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超过80%,在全省工业经济总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二”。全省已有大中型乡镇企业1300多家,拥有的固定资产和实现的营业收入占乡镇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实现的利税总额占三分之一以上。农业部确认的乡镇企业集团262家,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江苏工业的增加值5年平均增长16.7%,1997年达到3023亿元,比1996年增长11.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0.1%,比1996年提高4.7个百分点。规模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已组建的23家省级重点企业集团,在全省经济全局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带动作用。1997年,17家省级重点工业企业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40亿元,增幅高于全省乡以上工业3个百分点,其中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的有9家,超过50亿元的有4家,跃进汽车集团销售收入达到72亿元,春兰集团完成工业产值110亿元,实现利税14.2亿元,其中利润10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46万元,已成为具有100多亿元总资产、50多亿元净资产,能够代表江苏大企业形象的重点集团。机械、电子、化工、汽车四个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6%,30个支柱产业重点企业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90亿元,增长16%,高于全省平均增幅7个百分点。资产重组力度明显加大,全省对300多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100多亿元。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92年的29.2%上升到1997年的33.8%。市场建设成绩显著,全省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市场达260多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市场有35个。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等新兴的第三产业部门开始成为新的增长点。1997年接待海外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全省外向型经济大发展,1992年以来,全省外贸出口总额551.2亿美元,年均增长26.2%,1997年达到152.2亿美元,跃居全国第二位。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47.4亿美元,年均增长29.2%。江苏已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一片热土,1997年有47个国家和地区来江苏投资,23家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在江苏投资兴办了31个项目,协议外资4.06亿美元。

江苏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江苏历史上是个以加工工业为主的省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带来的“瓶颈”制约,曾经是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八五”以来,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到突出的战略位置,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全省在水利、交通、能源、通信和城市公用设施方面的投资约1300亿元,占总投资的30%。突出抓了沪宁高速公路,宁连、宁通一级公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及机场高速公路,苏南运河整治,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等六大交通骨干工程的建设。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全长248公里,总投资62.2亿元,1996年10月建成通车,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多完成,现已成为贯穿长江三角洲,连接上海、南京等6个大中城市的黄金通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997年7月通航,为江苏走向世界打开了通畅快捷的“空中大门”。苏南运河航道整治工程于1997年10月完成并通过专家验收,使这条航运密度超过长江和德国莱茵河的古老运河重新焕发出青春。宁连、宁通一级公路的相继建成通车,使苏北交通闭塞的状况大为改观。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四的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于1999年10月建成。治理淮河、太湖和长江的工程已取得很大进展。江海堤防达标工程特别是江堤驳岸工程开始实施。1992年以来,全省投入水利建设的经费达200多亿元,相当于前40年的总和。能源建设突飞猛进,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438万千瓦,全省居民户通电率达到99.99%。连云港核电站工程开始启动。通信建设上,1997年全省城乡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055万门,位居全国第二,并且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村村通电话的省份。全省城市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城市水、电、气等公用设施和道路交通状况有了较大改善。1997年,全省44个城市的城区面积达124.03平方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99.29%,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25平方米,用气普及率达87%,尤其是市容市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创建了一批国家级的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辉煌成果,进一步改善了江苏的投资环境,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

80年代后期起步的开发区建设,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已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一片亮区。全省11个国家级开发区,68个省级开发区,1997年新批进区项目2882个,总投资672亿元。开发区协议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已占全省同类外资利用率的二分之一。经过10年的建设,全省开发区从总体上已多数进入产出期。1997年,全省开发区实现销售收入1688亿元,比1996年增长41.1%,完成外贸进出口额81.1亿元,比1996年增长80.6%,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4%。1988年9月,国家首批、江苏首家建立的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历经10年风雨,如今一派生机。1997年,该区完成经济总量131亿元,位居全国53个同类开发区的前5名。1992年建立的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使古城苏州大放异彩。1997年,这个52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创造出60亿元国民生产总值,15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6.8亿美元,财政收入4.2亿元,并且每年以60%的高速度增长,名列全国各开发区的前列。至1997年底,全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425亿元,实现利税116亿元。

江苏正在朝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努力。

从1949年到1997年,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江苏已初步建立起一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教育体系和一支宏大的科研、教育工作者队伍。1988年,江苏在全国率先确立“科技兴省”的战略,1994年充实调整为“科教兴省”,1995年进一步明确“科教兴省”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1995年10月30日,中共江苏省委九届五次全会通过决议,明确提出了“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要求通过加大投入,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文化设施,全面活跃城乡群众文化,建立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繁荣而健康的文化市场。

江苏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成就突出。1997年,全省有普通高校65所,在校大学生238994人,当年招生7.53万人,均列全国第一。在高校中有专职教授、副教授近万人,仅次于北京。南京大学在国际上发表论文和被引用的论文数连续6年(含1998年)名列全国高校榜首,综合实力也名列前茅。其他高校,如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等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知名度。科技伴教育而行,教育兴则科技发达。1997年,全省共有各级各类科技机构2136个,其中科研单位402个,大中型企业科技机构1388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346个。1997年,全省有科技人员近200万人,具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人才有1.2万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江苏不仅尖端人才多,地方实力也颇强。1996年由国家科委组织评选的首届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中,江苏入选的有32个县,其中锡山市等8个县(市)占居前8名。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江苏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份额不断提高。1990年,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为24.1%,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为42.2%;1997年达到一个新水平,分别提高到36%与51.8%。从1949年至1997年,江苏培育出一大批文学创作和艺术表演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1997年,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有会员1170人,产生过《柳堡的故事》、《陈奂生上城》、《霓红灯下的哨兵》、《鸦片战争》等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作品。1997年底,全省有艺术表演团体131个、艺术表演场所137个,有19台戏剧、歌舞、曲艺小品和35人40人次获国家文化最高奖——文华奖。至1997年底,全省基本形成图书馆、博物馆网络。市级以上图书馆一般都拥有百万册以上藏书,全省藏书总量达2477.9万册。馆藏文物达80万件,位居全国前列。1997年,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3386个,并建设了一批著名医院;拥有职工32.42万人,其中正高级医、药人员1831人。据1949年后的历年普查,全省累计查出有螺面积14亿平方米,血吸虫病人250万,血吸虫病广泛流行全省45县(市)875个乡。为了人民的健康,全省掀起了防病治病的人民战争。经过26年的努力,到1976年,全省达到了部颁标准,送走了血吸虫病这个“瘟神”。全省居民0岁组平均预期寿命由1953年56.57岁,增加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的71.37岁。江苏体育全面振兴,迅速发展。群众体育在全国综合评估中名列前茅,竞技体育在14个项目中有62名运动员获188人次世界冠军,95次打破和超过世界纪录。1997年,全省有各项体育设施20948个,总面积4072万平方米。有专职教练员1189人,一级运动员169人,一级裁判员218人,并拥有一批出类拔萃的体育人才。广播电视从无到有发展迅速,至1997年底,全省拥有无线广播电台80座,总功率445.5千瓦;节目108套,全年制作节目时间累计298652小时,其中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的三套节目,均通过亚洲二号卫星发射。江苏电视事业从60年代起步,到1997年,全省拥有电视台57座,发射台及转播台154座,发射机247台,总功率426.22千瓦,建有2094个卫星地面台,省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通过亚洲二号卫星向海外传送。1997年,江苏有出版社16家。是年,出版各类图书4517种,图书总印数4.64亿册。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拉贝日记》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本最有影响的图书之一。1997年,全省拥有公开发行的报纸102种,总印数18.8亿份,公开发行的期刊377种,总印数7747.65万册。是年,《新华日报》发行41万份,《扬子晚报》发行118万份,位居全国日刊报纸发行量的前列。

江苏在建设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的同时,加强了全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20年来,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带领全省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全省上下初步形成“一把手抓两手”的领导体制。省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13个省辖市也全部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全省继《江苏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八五”规划纲要》全面实施之后,又于1997年1月出台了《江苏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九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在“九五”期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年增加幅度高于财政预算收入增长幅度的1~2个百分点,切实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已逐步建立起竞争机制、制约机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带动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家庭文化活动进一步深入,不同程度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施“九五”规划纲要以来,江苏省群众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由干群共建,推进到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的新阶段,出现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正逐步形成创文明小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建文明城市的“三创一建”的创新体系,产生了像张家港市、徐州下水道四班这样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全省有5个市、县被命名为全国文化模范地区,有26个县(市)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有6个国家级农村儿童文化园。一批标志性的文化工程正拔地而起。

江苏在加快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以法治省。近20年来,全省胜利完成了“一五”普法、“二五”普法的任务,并不断推进“三五”普法的深入开展。通过普法教育,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得到加强。自1979年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来,全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这对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国家管理,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民主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加快了地方立法的步伐,从1993年以来的5年中,共制定、修订和批准了140项地方法规,这对维护江苏的稳定和发展,实现以法治省的基本方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回顾过去,江苏人民为先辈创立的丰功伟绩而自豪。放眼未来,江苏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江苏人多地少,人均拥有的资源量较少,尤其是煤、石油和水力三大资源短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些不利因素都制约着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然而,江苏人民是有志气的人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将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充分运用有利条件,重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将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上一条: 徐汇区志

下一条: 《江苏省志·地理志》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    zhongguoguoqing.cn    京ICP备08002157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0号